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不完全統計,從2011年起,進入到LED膠水市場的企業已經達到100家。GLII初步統計,2012年全國LED封裝膠水總產值為35—40億元,其中8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地帶。膠水占LED器件封裝成本很小,但是對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由于國內外在高端膠水技術上的差距,過去幾年國內高端膠水市場基本上被海外企業所主導,國內LED膠水企業只有走中低端市場路線。不過,讓國內LED膠水企業興奮的是,隨著LED照明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國內膠水研發水平的提升,未來國產膠水企業的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大較大,尤其是在白光LED膠水領域。GLII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國內LED封裝膠水市場需求量接近19800噸,同比增長56%。
近兩年,LED照明保持30%的年均增速讓LED膠水行業也火了一把。目前,膠水市場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分別是海外企業,臺灣企業以及國產膠水企業。進口膠水主要針對高端市場,臺灣地區主要供應本地企 業,而國產膠水則以國內中低端市場為主。正是因為價格和定位的差異性,也給中低端市場留下了較大的市場空間。 不過,兩種不同的市場定位,也給國產膠水企業帶來了差異化機會。然而,市場的真實表現并不如大家所預期。GLII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1W大功率器件的填充類膠水價格為1000元每公斤。而到了2012年,價格已經下降至幾十元每公斤。“短短三年時間,LED膠水價格一落千丈,這讓很多新進入者難以適應。”一家剛剛涉足行業的膠水企業負責人坦言,價格的急劇下滑直接導致毛利率的快速縮水。價格的大幅下降,一方面來自于照明成本的快速下滑倒逼上游原材料價格降價,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大量涌進LED行業的膠水企業之間惡性競爭所致。惡性競爭也導致了部分新入者退出市場。部分企業為了控制成本,開始偷工減料。
事實上,競爭激烈的大背景是目前膠水的市場需求并不足以支撐如此多的企業。比如:2012年珠三角地區封裝用LED膠水的市場規模僅為10億元左右。如果分攤在100家膠水企業,每家的銷售額不到萬元。膠水對LED封裝的 質量非常重要,甚至有些封裝產品因為膠水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一旦膠水企業無法承擔客戶的賠償時,就只有退出市場,或者關門了。不過大多數企業看中的卻是未來封裝膠水的增量市場。GLII研究報告稱,2010年以來, 受國內LED封裝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影響,LED封裝膠水市場需求也保持快速增長態勢。GLII預計,未來兩年國內封裝膠水市場需求量增長將超過60%,其中國產LED膠水將至少占據70%以上市場份額。
2012年下半年開始,部分臺灣地區封裝廠商及國內規模較大的LED照明企業,開始嘗試使用國產LED膠水,這給國產LED膠水企業增添了幾分信心。GLII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國內LED封裝膠水中低端市場中,進口 產品所占份額已從2010年同期的下降到40%,并且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尤其是隨著LED照明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國內LED膠水市場也將迎來新一輪爆發期。 但在美好的市場前景下, 國內膠水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的現狀卻是不爭 的事實。大量分散的小規模企業就意味著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企業做技術研發和產品改進工作,或許并購重組是國產膠水行業集中化的一條出路。